您的位置:首页 > 他山之石 >
达州中院创新打造“达法向党·凤凰追光”特色品牌 推动队伍素能与办案质效双提升
www.suiningpeace.gov.cn 】 【 2025-11-03 11:30:52 】 【 来源:四川法治报

  □ 今年以来,开设“达法向党·凤凰追光”素能提升大讲堂20期,受益干警人数达1.4万余人次

  

  □ 2024年以来,学术论文获省级以上奖项48篇,完成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课题18项

  

  □ 2024年以来,92名政治素质过硬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,188名表现突出干警获得奖励

  

  □ 2024年有57个集体、96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表扬

  

  “金色天平”智慧党建创新案例在最高人民法院作现场推介,首创“返岗授课”培训模式,连续2年入选全国法院“百场优秀庭审”……近日,记者从达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了解到,2024年以来,该院立足川东北地区司法工作实际,创新打造“达法向党·凤凰追光”干警素能提升品牌,通过系统化、专业化、特色化培养体系,引领全市法院干警在思想淬炼、政治历练、专业训练中提升“判、写、说、办”核心素能,实现队伍建设与审判执行工作互促共进、协同发展。

  

  铸魂 以“涅槃之志”淬炼政治品格

  

  用“红色熔炉”锻造忠诚本色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,严格落实“第一议题”制度,构建党组“统学”、党委“督学”、支部“促学”、小组“研学”、全员“自学”五级联学模式,推动政治理论学习入脑入心。创新“沉浸式”党性教育模式,开展走红色路线、讲红色故事、办红色展览、演红色剧目、写红色感悟“五维联动”,走访探寻全市苏维埃革命法庭4处,赴万源保卫战战史陈列馆、王维舟革命纪念馆等开展现场教学12次,与基层法院开展党建共建活动7次。

  

  办“初心课堂”厚植为民情怀。推行中层副职和新进干警立案信访岗位锻炼和“一对一导师制”,开展青蓝、青苗“双青”携手传承赋能实践活动,全面构建干部精细培育、梯次培养体系。选派10名干警参加全省法院“双青工程”培训,2名干警到先进地区参加涉外商事审判锻炼。深入实施“一支一品”战略,创立“通达之剑”“诉速达·事事通”等40余个基层党支部品牌,联合重庆二中法院打造“法护百安 达万追光”党建联建品牌,“金色天平”智慧党建创新案例在最高人民法院作现场推介。

  

  举“政治标尺”丈量担当作为。推进党建和审执业务融合发展,将政治标准作为培养选拔人才的首要标准。创新建立“三看三比”政治能力考评机制:在审理重大敏感案件时,重点考察干警的政治判断力;在处理涉诉信访案件时,重点考察政治领悟力;在抗洪救灾、重大活动等急难险重任务中,重点考察政治执行力。2024年以来,共建立干警政治素质档案249份,92名政治素质过硬的干部得到提拔重用,188名表现突出干警获得奖励。

  

  砺能 以“追光之势”锻造司法本领

  

  首创“返岗授课”培训模式。改变以往“专家讲、干警听”的传统单向输入模式,建立返岗授课制度,让“参训学员”变“授课教员”,促进干警由“被动学”向“主动教”转变。组织参加国家法官学院调训的干警上台分享授课,检验学习成果的同时,帮助全员精准领会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最新动向、理念前沿,真正让干警“学回来、讲出来、用起来”,以讲促学、以学赋能,延伸学习成果,扩大受益范围。今年以来,开设“达法向党·凤凰追光”素能提升大讲堂20期,达州两级法院受益干警达1.4万余人次。

  

  打造“三维联动”师资体系。坚持“开放共享、协同发展”,建立“理论+实务+政策”三维联动师资库。围绕主题教育、人工智能、司法改革等前沿政策培训需求,协调邀请上级法院领导、国家法官学院教授进行专题授课;统筹上级调训学员,常态化储备30余名“返岗”教员纳入实务师资库;与西南政法大学、四川文理学院等高校共建教学实践基地,开展学术交流、理论研讨20次,确保政治学习与业务提升全覆盖。

  

  建立多元弹性学习机制。打破低效瓶颈,由“碎片化”向“高效学”转变。坚持“聚焦前沿,靶向施教”,紧扣法院系统最新法律法规和工作部署,通过开办素能提升大讲堂,“头脑风暴”沙龙、“入职第一课”、“入额第一庭”、“开年第一讲”,将“新知识”融入“新课堂”,帮助干警提升学习质效。打破地域限制,实现上下贯通,左右联动。依托视频会议系统,搭建云端课堂,7个基层法院连线同步学习,随机在线问答。推进跨区域联学,开通重庆二中法院、凉山州木里县法院“共享课堂”,一体做实“万达开”司法协作和对口援藏援彝。打破封闭模式,实行线上线下弹性学习。利用每周四下午5点举办素能提升大讲堂,为“三地两级”法院干警“充电一小时”。支持鼓励干警通过“人民法院大讲堂”、“四川政法大讲堂”、中国法官培训网等各类线上培训资源,开展云端“智”学,提升素能。

  

  致远 以“星火之力”培育法治英才

  

  开展“C证清零”行动。坚持“固本强基、提质增效”,鼓励干警在职提升学历水平和专业素养。出台11条激励措施,通过时间上支持、组织上关心、资源上保障,全面支持干警在职参加法律职业资格考试,完善专业知识储备。全市法院C证持有者再次报考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人数同比增加58%,学习氛围明显增强。2024年,干警A证持证率同比提升45%。

  

  开展学术培优行动。坚持学术调研“一把手”工程,超前谋划、专题部署、实质跟进,在全市法院筛选40名学术调研骨干组建“调研智囊团”,年均邀请专家学者辅导不低于3次,组织短期脱产封闭式培训1次,实现日常调研“做实”与集中攻坚“提质”相结合。2024年以来,学术论文获省级以上奖项48篇,完成国家级、省级、市级课题18项,学术成果向期刊文章、建议提案等转化8项。达州中院和达州市达川区法院同时获评全省学术工作先进集体。

  

  开展岗位练兵行动。将行政部门干警编入审判团队,全面提升干警掌握实情、研判风险、解决问题、辅助办案等综合能力和专业能力,加快干警成长成才。坚持“实战实训、以赛促学”,常态化开展“办案标兵”“智慧之星”“十佳庭审”“十佳裁判文书”等评选活动,积极组织干警参加舆情实战演练、清廉故事演讲、特色工作推介、公文写作技能大赛等,全方位淬炼“坐下能判、提笔能写、开口能讲、问策能对、遇事能干”综合素能。达州法院连续2年入选全国法院“百场优秀庭审”,连续4年斩获全省法院“十佳庭审”,2024年有57个集体、96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表扬。


四川法治报全媒体记者 张磊

编辑:赖政宇
中共遂宁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