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“湖光山色,安逸安居”的山水长卷中,凤凰山翠色浸染四季,琼江碧波轻抚两岸。从伍先华旧居的红色印记到黄峨古镇的书香墨韵,从七彩明珠的欢乐喧嚣到毗卢寺的悠远禅意,这片土地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蓬勃的现代活力,勾勒出文旅融合的生动图景。
在这片山水交融的沃土上,横山镇正绽放独特魅力。海龙凯歌农文旅园区的欢声与成达万高铁、绵遂内铁路建设的轰鸣,共同谱写着乡村振兴的交响曲。在这里,遂宁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横山派出所14名民辅警以“党建铸魂、机制创新、服务暖心”为引擎,用脚步丈量每一条村道,用真情守护每一户人家,让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这方水土生根发芽,成为群众心中最温暖的平安底色。
遂宁市公安局安居区分局横山派出所成立于1985年,现有警力14人(民警7人、辅警7人),肩负着横山镇、常理镇及海龙凯歌管委会43个村(社区)的平安守护职责。辖区面积157平方公里,服务人口近10万(户籍人口9.6万、流动人口3000余),年均保障游客超20万人次。针对辖区67家重点单位(含学校、医疗机构、农贸市场等)及文旅产业特点,建成2个社区警务室、5个校园警务室,并实现与交警中队相融合的“三队一室”警务运行模式。先后5次荣立集体三等功,获评“全省公安系统先进集体”、“全省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”等称号。
党建铸魂:锻造红蓝护航铁军
“做群众工作要将心比心、换位思考。”在派出所“党建+业务”融合推进会上,副所长卢宴兵跟同事们强调,要把“公安姓党”的政治属性贯穿到每一项业务工作中,将党建工作与警务工作深度融合。要求大家以办案标准处理每一起警情,从执法记录仪使用到证据链条固定,都要体现规范化、专业化。
近年来,横山派出所创新党建业务双融双促工作法,通过政治教育固本、品牌建设聚力、机制创新赋能三大举措,打造过硬队伍。
政治教育方面,坚持政治建警与制度强警相结合。依托本土红色资源强化忠诚教育,通过实景教学、案例警示等方式持续淬炼民警政治能力;同步建立“党建+执法”双考核机制,量化监测执法记录仪使用率等指标,实现政治素养与业务能力双提升。
品牌建设上,创新打造横山“歌”党建品牌,建立“1+2+N”党建最小作战单元机制(1名党员民警带领2名辅警和N名义警),在景区、工地等重点区域动态部署,全面承担巡逻防控、纠纷调解、应急处置等职能,实现党员先锋作用在一线彰显。
机制创新中,构建起“三位一体”执法规范化体系。通过制定《护航发展任务清单》,将工作成效纳入党员积分考核体系,实现目标量化和责任到人;采取“专家授课+实战演练”模式开展培训强基,系统提升全所法律素养;严格落实“一岗双责”制度推进监督固本,在执法审批环节设立廉政防控点,并畅通群众监督渠道,通过设置意见箱、召开座谈会等方式,确保权力规范运行。
守护文旅:景警共绘新“枫”景
2025年5月,一名游客在海龙凯歌景区向民警求助,其价值9000余元的手机不慎遗失,内存有重要资料。由于无法确定具体遗失位置,民警迅速展开全方位搜寻:一边陪同游客沿游览路线寻找,一边调取景区监控录像,同时发动村组干部等基层力量协助查找。经过两小时的持续搜寻,最终通过村民提供的线索成功找回手机。游客握着失而复得的手机,连声称赞民警的敬业精神和专业能力。
这样的暖心场景,在海龙凯歌景区并不少见。作为“中国沼气文化之乡”,这里各类赛事活动丰富,每年都吸引大批游客前来研学、观光。面对密集的客流,横山派出所民辅警始终用全方位的服务守护游客平安。2025年6月,一名儿童在景区与家人走散,民警快速反应,仅用20分钟就将孩子安全送回父母身边。据统计,2025年上半年,横山派出所共协助游客找回遗失物品13件,总价值达6万元。
每逢节假日,横山派出所民辅警更是严阵以待。2025年春节大年初一,海龙凯歌景区迎来客流高峰,部分区域出现游客滞留。派出所立即启动应急预案,警力在5分钟内迅速集结到位,分赴各主要路口疏导交通、维护秩序。在他们的高效指挥下,近万名游客和千余辆车辆安全有序离场。
日复一日,他们用脚步丈量景区每个角落,用专业化解各类突发事件,更用真情守护每位游客的平安与舒心。
护航“动脉”:筑牢铁道防护网
在横山镇境内,国家“八纵八横”高铁网重要干线——成达万高铁(横山段17.38公里)与绵遂内铁路(横山段5公里)建设正酣。两条铁路建成后,将大幅提升区域交通互联互通水平,为沿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。
“水泥罐车若突发停工,不仅会导致罐体内混凝土凝固报废,还可能造成机械损伤;而桥墩等关键部位施工中断,通常导致高昂的返工成本。”施工方的这番话,道出了公安护航的重要意义。自2023年铁路建设工程陆续启动以来,横山派出所针对施工沿线的各类风险,建立起全方位护航机制。
安全宣传“强意识”:深入工地开展安全保卫宣传,重点抓好“三防”措施落实。一方面督促施工方规范建材堆放管理,建立专人值守制度;另一方面指导完善监控设备布建,确保重点区域技防到位;同时定期组织安保培训,提升应急处置能力。此外,还针对性开展反诈宣传、交通安全等法治教育,切实强化施工人员安全防范意识。
驻点联勤“筑防线”:在关键施工区设立2个“护路巡逻队”,实行“民警+辅警+企业安保”24小时联勤机制,重点巡查建材堆放区、设备仓库等重点部位,严防涉铁违法犯罪。
矛盾联调“解心结”:针对工程建设中易发的征地拆迁等问题,联合镇街、村委会、司法、项目方成立“护路联调中心”。2025年3月,成功调解一起施工车辆溜车致村民财物受损纠纷,获赠“秉公调解化纠纷春风化雨润民心”锦旗。
2025年以来,横山派出所通过精准护航,累计化解各类涉铁纠纷62起,为施工企业避免经济损失300余万元,并实现施工材料盗窃案件“零发案”,有力保障了国家重点工程顺利推进。
调解有方:“五步法”巧解千家结
“法律是底线,但不能只有底线——善用调解艺术扩大弹性空间。”这是横山派出所的调解理念。该所创新推出的“五步工作法”,在点滴实践中凝聚智慧,成为解开群众心结的“金钥匙”。
这套“五步工作法”脱胎于安居区公安分局“五合六防”机制,将矛盾纠纷化解细化为五个环环相扣的步骤:首先是出警时案件化固定证据,并建立涉工程纠纷24小时证据保全机制;其次是情理释怀寻找诉求弹性空间,同时列举维权过度成本明细表;最后引导当事人依法维权,确保调解程序合法规范。此外,还建立重点人员和纠纷警情预警回访工作机制,形成完整工作闭环。
该工作法的调解实效,在化解一桩长达两年多的房屋边界纠纷中得到充分体现。横山镇村民李某与张某因宅基地边界问题争执两年多,此前村委会调解达成“一方让路、一方让地”口头约定,但因道路改建、地界标志消失,双方对约定执行各执一词。矛盾在2025年4月彻底激化:当张某开始翻建房屋时,李某以“破坏风水”和“压坏水管”为由,用身体阻挡施工车辆进出。在村干部调解无果后,张某向派出所报警求助。
“两人系邻居,房屋前后只相距十余米。不能激发矛盾,要换思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。”民警到现场后,首先向李某耐心普法,说明阻工行为的违法性质和可能后果。待现场局势稳定后,详细了解其诉求,找到争议核心。最后利用周末时间召集双方及村干部到现场,经过耐心协商和反复沟通,最终促成双方互让互谅。民警当场划定双方认可的永久边界,并全程拍照录像存档,彻底化解这起持续两年多的邻里纠纷。
针对群体性事件,派出所总结出“三不”原则:不激化矛盾、不对立、不急躁批评。通过建立信任、政策宣讲、多方联动等方式,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。
“既要解开事情的结,更要解开心里的结。”这是横山派出所警员常挂在嘴边的话。2025年以来,该所成功调解各类纠纷158起,调解成功率98%,群众满意度达99.2%。
“指尖枫警”:织就便民服务网
“现在办证真方便,群里问一句,民警马上回复!”2025年7月,横山镇的李阿姨通过微信群咨询户籍业务,不到两小时就收到了详细解答。这样的高效服务,已成为横山派出所“指尖枫警”的日常写照。
近年来,横山派出所创新打造“指尖枫警”服务体系,不仅主动建立政警协同、便民服务、警校共治等20余个微信群,还积极融入辖区各类社区群、业主群、行业群,实现服务网络全覆盖。群众足不出户就能预约办证、咨询政策、反映诉求,民警则实时响应。除日常业务办理外,民警更通过微信群定期推送反诈、交通安全等宣传信息,将法治宣传延伸到群众指尖。
线上服务提速的同时,线下服务也在同步优化。2025年2月,派出所得知辖区王女士因交通事故瘫痪在床无法办理身份证,立即组织背包警务队携带专业设备上门服务。从拍照采集到送证上门仅用15天,完成了一次温暖的“闭环服务”。此外,派出所还通过“一村一警(辅)”工作机制,推动民警深入社区、校园和企业开展法治宣传,让安全服务更贴近群众生活。
从“指尖枫警”到“家门口服务”,横山派出所始终以创新服务为纽带,让警务工作既有“速度”更有“温度”,真正实现“服务零距离、便民无止境”。
一面面锦旗诉说为民初心,声声感谢见证警民情深。在群众赠送的锦旗上,“秉公调解化纠纷”“一心为民办实事”这些真挚的评语背后,是14名民辅警用脚步丈量157平方公里热土的坚实担当。
从铁道工地的藏蓝坚守到景区的暖心守护,从“五步工作法”的创新实践到“指尖枫警”的智慧服务,横山派出所以“党建红”引领“警察蓝”,让新时代“枫桥经验”在这片沃土生根发芽,绘就了乡村振兴最美“枫”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