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5年11月2日,员工代表老李带着两面鲜红的锦旗激动地走进射洪法院经开法庭,而就在两天前,纺织公司的负责人也带着锦旗专程前来致谢。这一幕“原被告双双送锦旗”的温情场景,背后是58起劳动争议案件的圆满化解,更是射洪法院践行“如我在诉”理念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生动写照。

时间回溯到2023年7月,一家纺织企业因经营困难生产按下“暂停键”。生产线沉寂了,工人们的心也悬了起来。直到2025年3月,眼见复工无望,数十名职工以公司未按约提供劳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,随后申请劳动仲裁。
仲裁裁决要求企业支付生活费和补偿金,但公司方面难以接受这个结果,一纸诉状将58名职工告上法庭。职工们更是情绪激动:“公司连社保都没缴足,让我们连失业保险都领不了,怎么还先告我们了?”
面对这起涉及人数众多、矛盾尖锐的系列案件,承办法官敏锐地识别到案件特点,当即决定联合信访局、社保部门、仲裁委等多方力量,搭建起沟通的桥梁。调解过程中,法官耐心倾听双方诉求,找准矛盾症结:职工最关心的是社保接续和补偿金落实,企业则面临着现实的资金压力。
经过细致协商,突破口终于找到——企业承诺在2025年10月15日前为职工补缴社保至2025年3月,并出具相关证明材料;经济补偿金则根据企业现状,采取分期支付方式。这一方案既保障了职工权益,又给企业留出了缓冲空间。
为寻求最优解,首起示范案件仅用8天就成功调解,明确了法律适用标准和解决路径,为后续57件类似案件的处理树立了标尺,有效引导了各方当事人的合理预期。
有了这个成功样板,剩余57起案仅用2天时间全部调解成功。截至目前,企业已按约补缴社保,首期补偿金也在积极筹措中。“公正司法解企忧,高效调解暖民心”“怀爱民之心,办利民之事”——锦旗上的烫金大字,道出了双方共同的心声。
利民之事,丝发必兴。这58起劳动争议纠纷的高效化解是践行“效率革命行动”的生动体现。下一步,射洪法院将继续以精准有力的司法服务,在定分止争中传递司法温度,在服务大局中彰显司法担当,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