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官现场“拉家常”化解纠纷
法槌声起,不是在庄严肃穆的审判庭,而是在同福街7号,几张桌椅便组成了一个简易而庄严的巡回审判庭。近日,遂宁市船山区人民法院龙凤法庭将庭审现场“搬”到了社区,公开审理了一场涉及房产归属的继承纠纷,在法官的耐心调解和巡回审判的双重助力下,这起家庭纠纷圆满化解,真正实现了“案结事了人和”。
案子里的原、被告是叔侄关系,原告的父亲先于原告的祖父母去世,二位老人留有一处房产,生前未立遗嘱。一家人前前后后商量了好几回,始终谈不拢,最终只好闹上法庭,要求依法分割财产。开庭前,承办法官主动联系双方,摸清了争议焦点,发现虽各有坚持,但矛盾并没到不可调和的地步,加上当事人中有年长者,来回奔波不便,法官当即拍板:“我们把法庭搬到社区去!”“咱们都是一家人,有什么话慢慢说,别着急。
”庭审中,法官一边耐心倾听,一边用大白话引导双方举证、质证,把法律条文讲得明明白白。“法官说得在理,我们听你的。”渐渐地,原本紧绷的气氛缓和下来。一个多小时的调解,情、理、法一点点融在一起。最终,叔侄达成一致意见,纠纷顺利解决。巡回审判搭建起了法院与老百姓之间的“连心桥”,是新时代继承和发扬“枫桥经验”的生动实践。
下一步,船山法院将持续推进巡回审判,把司法服务延伸至“最后一公里”,带着更多这样“接地气、贴民心”的司法服务走进社区、走进群众,用一次次公正的审判、一场场贴心的普法,用心用情化解矛盾纠纷,真正做到“小案不小办”,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。
编辑:赖政宇
中共遂宁市委政法委员会 版权所有